隔声窗可以隔绝哪些噪声?其原理是什么?
噪声污染扰民顽疾怎么破?最新消息:行动方案已制定,出路是“刚柔并济”
广场舞、小区装修、夜间施工……近年来,噪声已成为困扰许多市民生活的问题之一。
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晏波4月17日做客“2024民生访谈”时表示,由多部门制定的《上海市噪声污染防治行动方案(2024—2026年)》已被市政府审议通过,这是上海噪声污染防治领域的首个综合性文件。
晏波介绍,噪声类投诉中,投诉量最大的是社会噪声,如广场舞噪声、小区装修噪声等,接近相关投诉总量的70%;其次是建筑施工噪声,包括夜间施工、道路工程等,占相关投诉总量的25%。
从时段来看,夜间噪声的投诉量高于白天。《上海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2》显示,虽然近5年的监测数据表明,上海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时段和夜间时段均总体呈下降趋势,且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夜间时段的平均等效声级为46.8分贝,较2021年下降0.9分贝,但因为大城市夜间交通、社会活动量比较大,仍未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的低于45分贝,与市民对安宁和谐环境的更高期待相比还有一定差距。
只依靠刚性执法,并不能完全持续有效地控制噪声问题。“有时候要刚柔并济,借助基层治理的力量。”晏波表示,相关部门准备推出公共场所噪声的柔性管理机制,以规约等方式促进社会自治共治。比如,公园绿地广场舞的管理,将向社会公示具体的义务,明确活动管理方、组织方的责任,具体包括:活动时允许用什么设备、喇叭调到多少分贝、设置抑制噪声和声音监测设施等。
小区更要积极发挥居委会、业委会、物业“三驾马车”的作用,由他们牵头,排摸小区里具体的扰民噪声源:哪户近期装修、哪家有宠物、哪些人喜欢唱歌演奏、哪里集中停放机动车、哪些变压器和水泵老化了……彻底了解后,逐个研究沟通解决。
“规约可以‘先礼后兵’,不履行规约的,先劝阻、引导,不履行三次以上的,再上执法措施。”晏波表示,通过柔性的规约和刚性的法律法规,“刚柔并济”,力争把分贝降下来,把幸福指数提上去。
此外,针对建筑噪声中最常被投诉的夜间施工问题,晏波表示,将和建设部门一起压实建设方、施工方的责任。具体而言,在夜间施工前期,要求建设方安排好用于降噪方面的技术项目或经费,确保绿色施工,并严格落实申报备案责任。
本文作者:陈玺撼
题图来源:上观题图